四川省四大片区四川分乡镇地图

  • 2023-12-17
  • John Dowson

  本文的研究基于稷夏智库400样本县(市)经济社会数据展开

四川省四大片区四川分乡镇地图

  本文的研究基于稷夏智库400样本县(市)经济社会数据展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中国经济也出现剧烈向下调整态势,GDP实际增速由上年的6.1%下滑到2.3%,县域经济增速则出现更大幅度回落。

  江苏平均经济规模遥遥领先,与福建、浙江差距有所扩大。2020年,400个样本县(市)地区生产者总值平均经济规模527.9亿元,比上年提高12.8亿元。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为649.1亿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分别为450.5亿元和404.2亿元,东北地区平均经济规模最低,只有290.7亿元。分省份来看,江苏40个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最大,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达到1057.5亿元,比排在第2位、第3位的福建和浙江分别高出1.43倍和1.57倍,差距有所扩大。由于受疫情冲击严重,湖北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由上年第8位下滑至第13位,而贵州、重庆、湖南、江西、广东、山东、内蒙古、宁夏、辽宁和吉林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在各省份样本县(市)的排名都有所上升,其中湖南样本县(市)平均经济规模超过陕西排在第5位,贵州上升了2位次排在第7位。此外,2020年400样本县(市)经济规模的变异系数为0.81,比2019年的0.79有所增加,反映出样本县(市)内部经济规模差异仍然在扩大。图1描述了2020年各省份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的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前十强依旧,昆山与江阴差距扩大首位暂时无忧。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前10位与上年相同,但是浏阳市超越义乌市,由上年的第10位升至第9位,其他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位次维持不变。2020年,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晋江市、常熟市、慈溪市、宜兴市、长沙县、浏阳市和义乌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前10位,分别为4276.8亿元、4113.8亿元、2686.6亿元、2616.1亿元、2360.0亿元、2008.3亿元、1832.2亿元、1808.3亿元、1493.0亿元和1485.6亿元。六县(市)GDP新超千亿元,GDP超千亿县(市)增至38个。2020年,共有38个县(市)GDP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GDP千亿俱乐部中,新增加的6个县(市)分别是沭阳县、惠安县、迁安市、靖江市、桐乡市和邳州市。如东县GDP规模提升了5个位次,仁怀市、乐清市、胶州市和溧阳市GDP规模位次都提升了2个位次,另有5个县(市)位次提升了1个位次。GDP规模超过1000.0亿元的县(市)依次是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晋江市、常熟市、慈溪市、宜兴市、长沙县、浏阳市、义乌市、太仓市、仁怀市、诸暨市、南安市、如皋市、神木市、乐清市、福清市、胶州市、启东市、海安市、余姚市、如东县、丹阳市、温岭市、泰兴市、宁乡市、龙口市、溧阳市、南昌县、瑞安市、海宁市、沭阳县、惠安县、迁安市、靖江市、桐乡市和邳州市。38个千亿元成员中,江苏县(市)由上年13个增至16个,浙江由8个增至9个,福建由3个增至4个,湖南都维持3个,山东仍然只有2个,河北则由无到有增至1个,陕西、江西和贵州仍然各有1个。详见图2。

  经济规模首位县(市)未有变化。表1描述了27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各自排在第1位的县(市)。其中,贵州琼海市、青海格尔木市和甘肃玉门市都是本省份唯一入选的样本县(市)。黑龙江、海南和甘肃的首位县(市),GDP规模都不足300.0亿元,吉林和青海首位县(市)刚刚超过300亿元,表明这些省份县域经济发展海很不充分。

  县(市)经济增速总体显著回落,但幅度小于全国水平。2020年,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21.11万亿元,实际同比增长2.80%,相比2019年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回落3.43个百分点(见注1),相比同年全国经济增速3.80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样本县(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更大,202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仅增长2.1%,甚至低于工业增加值的2.8%,而相比大中城市,县域服务业比重较小,而工业比重较大,从而稳定性较强。

  样本县(市)经济增速普遍显著下滑,湖北和河南样本县(市)降幅最剧。2020年400样本县(市)中只有47个经济增速高于上年,其余353个经济增速都低于上年,其中,降幅大于10个百分点的达到36个县(市)。上一年度400样本县(市)中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速不低于10.0%的县(市)有14个,2020年只有2个;实际增速不低于5.0%的县(市)也由上年的311个降至63个。上年实际增速低于0的县(市)数量只有18个,2020年增至51个,其中,有5个县(市)实际增速甚至低于-10%。在51个经济呈现负增长态势的县(市)中,主要受疫情影响四川分乡镇地图,湖北26个样本县(市)皆包含其中,河南和内蒙古负增长县(市)也较多,各有5个样本县(市)出现负增长。河南沁阳市、孟州市、民权县和武陟县经济增速下滑最为显著,都低于-10.%,此外,湖北的老河口市经济增速也低于-10.0%。

  岱山县经济增速一骑绝尘,部分高增长县(市)经济增速明显下滑。400样本县(市)中经济增长最快的仍然是上年排在首位的浙江岱山县。该县地区生产总值继2019年实际增长22.7%后,2020年又实际增长58.1%。岱山县经济高速增长仍然主要因为重大石化产业项目产能持续释放的拉动,该县2020年石化产业产值达到747.9亿元,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猛增113.9%。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经济增速排在第2位,辽宁盘山县经济增速则由上年的第2位降至第3位。截至2019年,曾经连续三年经济增速超10%的7个样本县(市)中,2020年只有广西平果市经济增速超过8.0%,仍然排在前10位,其他县(市)如界首市、宣威市、盘州市、文山市、仁怀市、邵东市等,无论增速还是其排名,都有显著的下滑。

  东部地区县(市)经济相对平稳,中部地区县(市)剧烈调整。分地区来看,2020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样本县(市)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分别为12.17万亿元、5.77万亿元、2.60万亿元和0.58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速分别为3.65%、1.24%、2.60%和1.74%,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48个百分点、6.34个百分点、4.14个百分点和2.52个百分点。由于湖北等中部地区县(市)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严重,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速回落幅度最大,当剔除湖北样本县(市)后,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3.05%,比上年同期回落4.40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速则相对平稳,并且总体增速跃居四大地区之首。

  三省份样本县(市)经济负增长,甘肃山西逆势提升。分省份来看,甘肃、贵州和山西样本县(市)经济增速最高,其中甘肃和山西样本县(市)经济增速甚至超过上年,贵州则大幅回落4个百分点。除了甘肃和山西,其他地区样本县(市)经济增速都有所回落。新疆、山东、海南、吉林、江苏、宁夏、辽宁、重庆、广西、广东和河北样本县(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都相对较小,不足3.0个百分点,而湖北、青海、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南和贵州样本县(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都较大,都超过了4个百分点,其中,湖北、青海和内蒙古样本县(市)回落幅度最大,都超过了6个百分点,并且经济增速都降至负增长区间。图3描述了2020年和2019年各省份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额实际增长情况。

  2020年,主要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冲击,400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体增速为-3.0%,虽然高于全国-3.9%的增速,但比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体增速仍然回落11.9个百分点,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幅度也基本相同。其中,东部地区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增速为-1.9%,比上年增速回落9.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县(市)总体增速为-5.2%,比上年大幅回落16.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县(市)总体增速为-2.0 %,比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县(市)总体增速为-8.6%,比上年回落13.5个百分点。四大地区中,东部地区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高,而且较上年降幅最少,中部地区县(市)总体增速虽然仍高于东北地区,但是降幅惊人。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种大幅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部地区县(市)在东部地区的大批务工人员,受疫情管控原因不能还乡,或者即使还乡,节假日消费也受到严格限制,同时受灾严重的湖北县(市)也属于中部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县(市)也存在类似情况,只是消费受影响程度略小于中部地区县(市)。

  分省份看,贵州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最高,达到5.2%,只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次是安徽、江西和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3.7%、3.4%和2.1%。除以上四省份外,其他省份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负增长,其中,湖北县(市)增速为-20.1%,比上年增速回落31.2个百分点,青海县(市)增速为-15.5%,比上年回落22.0个百分点,黑龙江、宁夏和吉林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都低于-10%,而黑龙江、宁夏、新疆和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回落幅度都大于1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除了湖北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小的都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省份的样本县(市),而西南地区省份样本县(市)总体增速较高。

  202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总体比重明显下滑,由上年的41.5%降到38.58%。2020年400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56%四川省四大片区,仍然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降幅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样本县(市)这一比重在四大地区中最高,达到36.81%,中部地区样本为35.96%,西部地区为29.42%,东北地区为32.7%。在四大地区中,东北地区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降幅最大,达到4.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降幅最小,为1.2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下降2.02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

  除青海外,各省份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小于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应下滑。2020年,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消费比生产更大幅度下滑,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普遍显著下降,只有重庆市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0%,为56.3%,其他省份样本县(市)这一比重都低于50.0%。其中,广东、福建安徽和浙江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超过40.0%,而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样本县(市)这一比重都低于20.0%,宁夏样本县(市)甚至这一比重甚至只有8.8%。由于湖北、黑龙江、吉林、云南、广东和辽宁等省份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速显著大于地区生产总值名义降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也最多,降幅都大于3.0个百分点,湖北样本县(市)这一比重降幅达到6.8个百分点,只有37.4%。青海样本县(市)这一比重则略上升0.7个百分点,也是唯一上升的地区,主要是由青海样本县(市)名义地区生产总值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大幅度下降所致。图5描述了分省份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情况。

  福建样本县(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2020年,福建样本县(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超过浙江县,达到41591元,浙江则为34817元,其次是江苏和重庆,也都超过了30000元,但广西样本县(市)只有9641元。2020年各省份样本县(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减变化,另一方面受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变化的影响。

  注:总体增速指某省份当年样本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相对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的增长速度。

  2020年400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均增速为3.3%,比2019年400样本县(市)5.9%的平均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不过仍然高于全国2.7%的增速,平均增速回落幅度也略小于全国2.7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四大地区样本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相差巨大。东北地区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由上年的-1.4.2%提升至6.4%,提升幅度最大,东部地区也由2.4%提升至2.7%;相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出现下滑,分别由上年的10.5%、 9.3%下滑至1.9%和6.5%。四大地区样本县(市)投资增速变化情形各不相同。东北地区样本县(市)投资增速已是连续两年显著提升,中部地区投资增速则是连续两年出现回落,东部地区投资增速是在上年增速大幅回落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则是在上年增速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有所回落。

  分省份看,新疆四川分乡镇地图、黑龙江等省份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最高,分别达到48.3%和21.1%,海南、重庆、四川和山西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增速也都超过了10.0%。青海、湖北、内蒙古、福建、陕西和吉林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增速都为负,其中吉林已是连续三年负增长。相比上年,宁夏、海南、山东和辽宁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都由负转正,新疆、吉林四川省四大片区、黑龙江、贵州、重庆和四川等省份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增速也都有所提升,其他17个省份则都有所下滑。其中宁夏、海南和新疆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提升幅度超过20.0个百分点,而青海、湖北、内蒙古、福建和陕西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回落幅度都超过10.0个百分点。图6描述了分省份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情况。

  202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最快的样本县(市)是昌吉市、库尔勒市、庄河市、山阴县、石河子市和莱西市,增速都超过了30.0%。其中,昌吉市、库尔勒市和石河子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是在2018年大幅负增长基础上连续两年显著回升,庄河市则是在2019年大幅度负增长基础上显著回升。这表明,部分县(市)社会固定投资增速较高仍然具有一定反弹特征。不过四川分乡镇地图,山阴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连续三年超过20.0%,即使是昌吉市、库尔勒市和石河子市,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也十分强劲,则一定程度上表明更多县(市)已经摆脱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趋势。400样本县(市)有40个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三年维持在10.0%以上,山阴县、楚雄市、罗源县三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平均都超过20.0%。

  文山市、公主岭市、盱眙县和霍林郭勒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低,都下滑至-50.0%以下,而灵武市、淳安县、瓦房店市和盖州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至少都连续三年落入负增长区间。2020年共有82个样本县(市)投资呈现负增长,而上年共有67个样本县(市)投资出现负增长。图7描述了样本县(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分布区间情况。

  202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而400样本县(市)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1.4%,只回落1.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大中城市服务业受疫情冲击严重,导致财政收入增长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而400样本县(市)工业相对发达,所受疫情冲较轻,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小。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2.8%,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3.0%,比上年回落9.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分别为1.7%和6.7%,分别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四大地区中,东北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不仅最高,而且提升幅度也最大。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负,并且回落幅度也最大。中部地区如果剔除湖北样本县(市),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升至2.8%,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回落幅度为4.9个百分点,向下调整幅度仍然最大。

  吉林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最高,达到11.2%,其后是黑龙江、四川、海南、宁夏、青海和辽宁等省份,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也都超过了5.0%。浙江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由高转低,开始全面低于福建、江苏、广东和山东,总体增速只有2.2%。2020年,尽管400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总体增速低于上年,但是27个省份中只有6个省份样本县(市)呈现负增长,而上年有8个省份。湖北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平均增速最低,为-32.4%,而陕西和甘肃则是连续两年负增长。福建和江苏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都较上年有所提升,而山东则由负转正。宁夏、海南、吉林、新疆、青海、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贵州、福建和四川等省份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也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余15个省份增速则有所回落。图8描述了分省份样本县(市)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情况。

  2020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县(市)是农安县,达到51.2%,其次是舒城县、霍林郭勒市、漳浦县、平江县、盘山县、射洪市、锡林浩特市和平潭县,增速都超过20.0%。不过,2019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超过20.0%的有13个县(市),都远远超过2020年的9个。400样本县(市)有17个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低于-30.0%,其中除了韩城市外,其余都是湖北样本县(市),老河口市、当阳市、宜城市增速都在-50.0%以下。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负增长的样本县(市)达到93个,而上年只有68个。

  2020年,400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总体比重为6.5%四川省四大片区。其中,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总体比重为7.1%,中部地区县(市)这一比重为5.4%,西部地区为6.2%,东北地区为6.6%。由于400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为1.4%,而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为2.6%,所以总体而言400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总体比重也是下降的,不过下降幅度较小,只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四大地区中,只有东北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体增速大于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速,所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上升,由上年的6.4%提升至6.6%,其他三大地区这一比重都略有下降。湖北样本县(市)对中部地区影响较大,如果剔除湖北,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但在四大地区中将仍然是最低的。

  分省份看,内蒙古样本县(市)超过浙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达到9.1%。浙江这一比重为8.7%。江西、山东、辽宁、山西、河北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都超过了7.0%。甘肃、湖北、黑龙江和重庆这一比重平均值最低,都不足4.0%,其中,甘肃最低只有2.3%。图9描述了2020年分省份样本县(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总体比重情况。2020年,平潭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固安县,达到18.1%,在400样本县(市)中最高,而固安县为14.5%,正定县则超过中牟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当阳市、枝江市和沙洋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低,都不足2.0%。

  2020年,浙江义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137元,继续领跑400样本县(市),玉环次之,达到74492元。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0000元的达到28个,比上年增加6个,浙江占20个,江苏和福建分别占7个和1个。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0元的达到52个,浙江和江苏分别占31个和13个,其他散布于福建、内蒙古、山东和湖南等4省份。

  400样本县(市)中,浙江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到59516元,仍是唯一超过50000元的省份。分别比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内蒙古、江苏高出12956元和14261元。黑龙江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最低,仍然不足30000元。2020年,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到44402元,中部地区为36001元,西部地区为38829元,东北地区为30942元。四大地区中四川省四大片区,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最高,为4.3%,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分别为3.8%和3.1%,东北地区则仅为1.6%,其样本县(市)不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低,而且增长也最为缓慢。

  2020年,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到23867元,中部地区为19706元,西部地区为19144元,东北地区为18643元。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最高,为8.0%,其次是东北地区,为7.5%,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6.5%和5.8%。2020年400样本县(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分别为40148元和21518元,分别增长3.6%和6.6%四川省四大片区。图10描述了各省份样本县(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比较来看,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比率平均为1.905,比上年降低0.055,之所以降幅较大主要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放缓的缘故。四大地区中,东部地区样本县(市)城乡收入比率平均为1.881,比上年降低0.049,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县(市)的这一比率分别平均为1.879和2.100,分别比上年降低0.050和0.074,东北地区样本县(市)城乡收入比率平均为1.669,比上年降低0.095,城乡收入比率缩小幅度最大。

  分省份看,除了青海样本县(市)城乡收入比率比上年略微增加外四川分乡镇地图,其他26个省份县(市)这一比率全部有所降低,内蒙古、黑龙江、广西、辽宁和宁夏样本县(市)降低幅度最大,降幅都在0.100以上,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城乡比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偏低,宁夏和广西这一比率的下降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较高。贵州、云南样本县(市)城乡比率依然最高,分别达到2.540和2.468,陕西、重庆、广西、山西、河北、海南、内蒙古和安徽样本县(市)城乡收入比率也都在2.000以上。新疆和黑龙江最低,都在1.5以下,黑龙江和新疆则属于经济发展水较差但农业条件好的地区。图11描述了各省份样本县(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情况。

  以上主要围绕400样本县(市)2020年指标数据对县域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这里则主要围绕日前稷夏智库发布的2021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析其2021年前三季度GDP增长情况。这100个县(市)分布17省份,分别为:江苏25个四川分乡镇地图,浙江23个,山东12个,福建、河南都各有7个,安徽和湖南各有4个,河北和云南各有3个,辽宁、陕西、内蒙古和贵州各有2席,湖北、江西、四川和新疆各有1个。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GDP总和实际增速为9.8%,与全国前三季度GDP相同;此外,百强县(市)GDP增速平均值为9.6%,与总和增速相差无几。在100个县(市)中,前三季度GDP增速最高的是肥西县,达到14.5%,最低的是安宁市,仅为-0.6%,也是唯一增速为负值的县(市)。图12描述了2021年前三季度各省份样本百强县(市)GDP总和增长率情况。

  注1:本报告以样本县(市)2020年GDP名义值为基数,根据其2020年、2019年GDP实际增速,倒算2019年、2018年可比价格GDP,再求和计算各年总体GDP实际增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